TOP > 驻留记录 > 驻留访谈 > 2017-2018年度艺术家:马健萍

访问时间:2019.03.03    访问地点:邮件采访

=马健萍  王=王佳豪

 

王:本科是在影视动画学院,研究生为什么选择了转向国画呢?

马:小时候以为学动画很酷,好玩。真正进入大学才发现做动画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和严谨的事情。通常制作动画的周期较长,需要团队合作,分工明确,严格的按照动画制作流程来工作,对技术的依赖也很强。这样的工作方式我不太能适应。所以研究生选择了国画,架上绘画相对自由,创作周期、细节、画面效果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王:毕业后为什么选择了驻留艺术家计划呢?

马:觉得自己作品的积累还不够,作品还不成体系。所以选择驻留艺术家计划,不仅得到学校的补贴支持,还有学校本身很好的学习资源,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让我专心钻研自己的创作,能参加驻留艺术家计划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王:跟早期的作品相比,目前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马:最大的变化是观念的转变,从图像到绘画的转变。以前总是在琢磨“画什么”、“表达什么”,总是过分看重内容和主题的表现;现在我常常在思考“怎么画”,我更在乎绘画语言本身给人的感染力,形象作为它的载体会越来越弱化。

 

王:目前的创作风格形成于什么契机?

马:启发来自于素描、速写、草图、手稿。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从绘画、装裱到展览方式都呈现一种绘画性、未完成感、随意性、生动性。

 

王:《息》是不是对你比较重要?能谈谈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吗?

马:是的,这件作品的重要性是在创作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的绘画语言和创作方法。不要底稿辅助,用反复叠加的方法来画对象的形,不断地对形象进行修改和调整,但任然保留绘画过程的全部痕迹。

 

王:你比较喜欢哪位艺术家?有受到他/她什么影响吗?

我喜欢珂勒惠支,她作品质朴、厚重、深沉。不需要复杂的阐释也不用刻意美化,就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感染力,我觉得艺术应该是这样直指人心、一呼百应。

 

王:在西方艺术普遍进入中国公众视野的今天,在对当代艺术趋之若鹜的今天,传统艺术日渐式微,您觉得传统艺术应该秉持什么样的艺术态度?您的艺术主张是什么?

马:我觉得传统艺术本身没有日渐式微,日渐式微的只是一些传统的题材和浮于传统表面的形式,这是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大众并没有冷落传统艺术,那些宝贵的古代艺术品的价值是永恒的,只是人们普遍缺乏鉴赏传统艺术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3、我认为没有必要刻意的倡导传统或倡导西方艺术。中西结合就是我们目前的现实状态,多元文化、全球化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划分艺术作品的标准有很多,不应该用传统和当代、中国和西方来划分。

 

王:你怎么看待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间的关系?

马:我觉得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既相互矛盾又相辅相成。1、艺术创作的形式丰富多样,吸引了形形色色的观众,带动着艺术市场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反,活跃的艺术市场也能激发艺术创作,涌现更多优秀的作品;2、但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排除市场的影响,用单纯的心态去创造艺术价值。至于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应该交给专业的营销机构去运营。

 

王:这一年在计划中,你觉得驻留计划怎么样,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马:对于刚从学校毕业,准备从事艺术创作的年轻人来讲,驻留计划为我提供必要的生活补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我们专心投入创作,这是非常难得的帮助。

 

王:你觉得目前驻留计划还可以做哪些调整,让它变得更完善?

马:对于驻留计划我是满怀感恩的,没有更多的要求和建议了。

 

王:驻留艺术家计划结束之后,有什么打算?

马:继续学习,继续创作。积累更多的作品和经验。

 

上一篇:2017-2018年度艺术家:龙江
下一篇:2017-2018年度艺术家:秦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