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驻留记录 > 驻留访谈 > 2017-2018年度艺术家:唐思意

访问时间:2019.03.03    访问地点:四川美术学院南门洛克青年

=唐思意 王=王佳豪

王: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油画专业?

唐:艺考的时候经常去美术馆看展,观看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发现自己对油画最感兴趣,从小自己对绘画这个媒介接触得比较多,喜欢油画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喜欢在二维平面上作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王:你形成现在的创作风格是源于什么契机?

唐:我们油画系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科学习期间各个艺术门类的创作都会有所接触,包括绘画、影像、装置、观念艺术等等。我在本科阶段一直都在探索自己究竟想要哪一种艺术创作方式。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绘画,并且想要继续深入地去研究绘画,所以我决定要考研,同时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绘画的话导师能够更好的指导我创作。我也在网上看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很喜欢他们的内容和风格,于是我就开始学习模仿他们的风格。后来慢慢也就开始接近他们的画风。但毕竟我所模仿的艺术家画的是他的时代,我要创造出我这个时代的东西,比如对于那种表现风格的绘画,我从研究生的时候就一直在探索,先是用手机APP做为媒介构思画面,再去用传统的绘画去表现,通过我自己的生活去选择素材,这个过程中有拼贴、有剪辑,最后用油画颜料去表现,油画颜料在这里对我可能已经不是一种颜色了,而是现成物,我用它去涂抹,我的一种语言。画着画着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在考研阶段系统的了解了美术史后,包括在我和外国的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认为表现主义已经过时了,我个人也意识到了表现主义的局限性,于是我又开始重新思考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王:在你近几年的创作中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个是对空间的追求,一个是对作品色彩的追求,这两个转向是因为什么?

唐:研究生期间,我还是一直在探索画面的阶段。现在新一辈的艺术家做架上的其实已经相对较少了,也经常会听到“绘画已死”的说法。但是后来看书又看到高铭潞老师说:再现是大脑意识和外界之间形式的复制,这种关系是不可能被摄影等形式替代的,也就是“绘画不死”说法。这也更坚定了我对画面的探索。但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我就在想我应该怎样去继续绘画这条路呢?我就回到了相对后期的做绘画的大师身上,高更、塞尚、毕加索和霍克尼等等。想沿着他们的线索去寻找一些艺术创作上的新突破。空间和色彩都是特别重要的元素,所以我想在这两点上寻找一些新的东西。同时也希望我的画面在表现形式上,能更富有表现力吧,让自己的画面层次更丰富。

 

王:你是如何处理个人风格与所学先辈画家的既有风格关系?

唐:首先,我在开始创作之前关注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现在人们的处境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但是话说回来,有时候确实会觉得和他们拉不开,现代绘画被探索到如今,在画面有些许相像已经很难避免了。当然我们在美院里学习绘画的人,难免受到艺术史上绘画的影响,所以我在创作方面也会去做一些“减法”或者“转换”来改变这种情况,所以我也一直再探索。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因为自己有时候可能很难去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作品,所以我会经常和别人交流和去看展览,就像“照镜子”一样,汲取一些好的和不好的来完善自己。我自己也希望多一些来自他人的审视和批评。

 

王:你的作品中基本都出现了人物的图示,是为什么?

唐:这是源于我个人的状态,很多都是我的个人画像出现在画面中,我觉得还是更了解自己吧,在表达自己的感触与情感的时候更得心应手一些。有的作品中会出现两个人之间的互动那是“我与影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我的作品确实还缺少“我与整个世界”的互动,但是在现阶段我并没有很强烈的感触让我去表现。

 

王:参与最后成果展的作品感觉和前期创作的面貌有一个很大的转变,是为什么?

唐:我之前中期作品展还是对之前探索的一个延续。之后去了一趟意大利,看了很多古典大师的画作,感触很深。他们的作品在他们所属的年代是有作用的,不管是服务于宗教,还是服务于人,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它的作用。然后回来看到我的画,我觉得它没有作用,他并没有什么社会效益,不能产生涟漪,它很“弱”。我就想着我要怎么转变,我这次就是把之前的东西简化,让他看起来不是绘画,这是我的一个过度。后边我希望我的作品不局限于绘画,它能在这个社会,这个空间中发挥作用。我不想再局限于画面做表现了,一直拘泥于“小我”。画着画着我都会问我自己画的是不是装饰画,它有什么意义。这次年度作品展我作品比较大的改变,就是想对自己做一个突破。

 

王:当时为什么会申请“驻留计划”?

唐:研究生毕业以后,我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空间去进行我的创作,“驻留计划”提供了这也一个机会,确实感谢驻留艺术家,不然可能我就不会继续画下去了。

 

王:那你现阶段生活来源主要是什么?

唐:驻留计划每个月会有1000块钱的补助,这个很棒。另外自己偶尔会接一些绘画的单子,出去找点事。压力很大,但是还能生活。

  

王:有没有自己去主动找一些商业合作呢?

唐:没有,我觉得目前自己与画廊的交流还不够多,但是在以后会更加主动的去与画廊的人沟通,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觉得重庆的艺术市场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所以应该抓住机遇。

 

王:你之前被邀请回去给本科生上过课嘛?有什么感触?

唐:是的,在给本科生上课时,与本科生一起学习交流,融入他们的学习中,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本科学习期间中艺术创作的态度,从而引发自己对当下创作状态的思考。我认为学生应该多探索,保持艺术创作多样性,本科生应该每个系都相互学习点东西,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像我之前在创作的时候,为什么会用简化的方式,在我看到别人的作品的时候,我就会反思自己的作品,再去创作的时候回忆自己脑海里的故事,这些与社会生活中的人所发生的故事都是有所重叠的,这相当于审视自我、反思生活。

 

王:当时在油画系哪个老师对你影响大?

唐:油画系的老师对我影响都挺大的,教了我很多东西,为我指点迷津,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们。

 

王:请你给“驻留计划”提点建议吧?

唐:我觉得可以在“驻留计划”中邀请几个年轻的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外部环境对艺术家们的影响力很大,学校最好能够多提供一些与外部交流以及交换的机会,和组织一些艺术家一起做一些艺术计划。留艺术计划的讲座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开设得更多一点,增加大家彼此的交流机会,多听听青年艺术家的感受。现在想要出来,绝对不是单单是独自一个人像“疯子”一样在工作室画画,而是一群人在相互交流、互相交换想法中快速地成长。我们川美所谓的“77、78黄金一代”也是一个群体在互相交流中一起成长出来的。

 

王:“驻留计划”已经结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唐:我和同学在虎溪公社合租了一个工作室,继续进行艺术创作。

上一篇:2017-2018年度艺术家:汤雨松
下一篇:2017-2018年度艺术家: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