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时间:2019.08.30 访问地点:邮件采访
一、身份定位与转变
Q:最高学历(本科或研究生)?
A:我是从小就是比较喜欢画画。然后本科毕业之后想继续学习绘画。继续延续绘画时间。因为本科毕业,我出去找工作,可能跟这个画画关系不太大了。后边读完研究生到驻留这一年。中间也有很多的想法和变化。但最终没有打乱自己坚持绘画这样一条路。说到底还是自己比较喜欢画画。所以研究生之后也决定来参加这个驻留计划。
Q:生活理想和职业目标?驻留期结束后是否会继续创作?选择做职业艺术家还是选择其他职业?
A: 现在这个大环境来说。你纯粹的去做一个职业艺术家不太现实。平时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兼职,它不会占用我很多的时间。我可能百分之六七十个时间还是会在画画进行创作。这个驻留计划结束之后,也会继续进行自己的创作。
Q:对职业艺术家的理解?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A:我觉得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话,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他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他不仅仅是你简单的能拿起笔画几张画,你对社会或者说对当下的这种环境,包括一些绘画之外的文学哲学,这些东西都有相当深的了解和认识才算是称得上是一个艺术家,而且现在谈艺术家的话,这个太宽泛了,他可以说是音乐的甚至文学的。单纯的就只是说会画几笔画,我觉得离艺术家还很遥远。
Q:自己是否具有这些素质?如何培养?
A:单纯从画画这个方面来说,技巧方面,可能现阶段,是能够满足我个人创作的。思路和方法包括画面的呈现。但是从思想方面我觉得我欠缺的还很多,比如说画面背后的一些需要深挖的东西,像一些文学方面,文学性。或者现在大家谈的比较多的就是社会性。社会相关性的这些东西。我还有所欠缺。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之间。我可能会更多的偏向于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Q:目前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A:自己出售作品和做兼职一半一半吧。
Q:生活环境、心态对创作的影响?家人是否支持艺术创作?
A:有影响的,就现在这个环境来说的话。研究生其实是我觉得最惬意的一段时光,就是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那段时间因为周围的人,大家都在进行创作,偶尔我们还会聊一聊。会有很多的话题。然后去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能碰撞出来更多的火花,还有就是对艺术方面包括画画上面有帮助的一些东西。随着毕业之后,很多同学不在身边,相互碰撞的机会相对来说,要少了很多。这方面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当然,画画毕竟是个人的一个事情。不能说是你必须去附庸于谁身上,只是说,这个探讨的话更有益于发展。就像美术史上面很多各种各样团体,也都是这样形成的。当然,这个团体也有利有弊,有利的话就是能相互促进。但是弊的话可能就是雷同性的可能性比较大。然后我的家人,现在对我是百分百的支持的。
Q:在川美驻留期间进行艺术创作的时间占生活的几成?离开学校以后如何进行“再深造”?
A:60%多吧,很高的比例,因为驻留这段期间我除了有一部分兼职以外,其他时间几乎都是在工作室画画。驻留计划结束后有想过要读博,也有去参加其他地方驻留计划的想法。
二、艺术作品和创作历程
Q: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简要概括自己的创作(艺术)态度?
A:因为我现在画面呈现这部分作品,就是你看到的镜面的这种效果。他最开始,我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最开始是研究的综合材料,综合材料之后呢?我最开始没有在画布上面,是在纸上面,那个流畅度要大得多。画了一些比较表现性的东西。后来慢慢的就感觉这个表现性的东西仅仅只局限在了一个草稿草图的这样的一个形式和样式。当然,画面该具有的一些氛围手法,这些都具有了,只是说在成型的作品上面,他稍微欠缺一些,到后来开始在画布上进行创作,关于画布,我也是做了很多很平整的,镜面的。还是延续以前的内容以夜景为主。因为我是北方人,然后来到南方特别是重庆这个雾都。我觉得现在这个环境太适合我去创作了,那种雾气、水气感觉特别是晚上,对我来说有很强的一种绘画欲望。最开始,我的创作就是从这样的一个思路状态演变到现在。可能近阶段少了很多表现性的东西,就更单纯想要思考一些画面背后的东西。
Q:创作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充分表达艺术理念?
A:这个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同学导师也给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也苦恼过,因为有时候别人给的意见跟你真正内心的想法是相对的。最后还是要坚持自己嘛,我觉得做艺术,最终还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中间有过一段时间,有两三个月就没有画,我就是到处看看书。要看别人在做什么东西甚至国外的一些艺术家同龄的艺术家,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思考哪些东西。
Q:如何看待作品符号化和风格化?是否有自己特定的创作方法?
A:我们在美术史上经常提一个符号化的概念。现在可能很多画一拿出来说看这幅画,我就知道,就是哪个画家画的还有他的风格。就跟我们就来谈杜尚一样,他那个小便池。你如果现在的话,你把那个小便池,摆到展厅就不会觉得它是一个艺术品。那个特定的环境下造就了它这个东西,这是属于他的一个符号。每个时代都有它不同的符号,就像现在大家很多,觉得架上绘画这个东西没什么用。就是可能觉得,画画没意义,大家都去搞装置和影像。甚至搞行为。他也是一个符号性的东西,当然架上,他还是有自己的符号特征,比如说某些人,他特定的喜欢画某种东西。可能跟自己的经历或者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风格不是说特意去追求我画成什么样,你就形成什么样的风格。它是一个。从你自己内心长出来的东西
Q:受到了哪些艺术家的影响?有没有艺术区域化的风格影响?
A:肯定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个影响。他不像之前想七七,七八级,那些前辈们。因为那时候信息还是比较闭塞,他们形成一个团体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当然造就了川美的一个殿堂级的神话。现在社会比较多元,大家接触信息也很多。在他们这个传承的基础上还是都各有各特色,当然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和氛围下觉得自己跟他们不一样。但如果你放在全国或者世界的来看的话,还是属于西南这个群体。然后你要说影响我的艺术家的话。我可能就是比较喜欢的,是格哈德·里希特。他对我画面影响很多,像画面当中一些氛围的营造,包括一些情绪化的东西。在国内特别是像何多苓,包括庞老师,他们这种画面的诗意跟古典的那种气息。都会有影响。
三、关于“生存之道”的讨论
Q:“艺术养我”还是“我养艺术”?
A:我觉得我养不活艺术。我先把自己养活再说。就是艺术现在对于我来说,也算是一种就是我又喜欢它,然后我也需要靠它来获取利益来赚钱养活我自己的方法。
Q:“抱团”策略是否可行?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计划可否成为一个“团体”?
A:还是很可行的,像这个驻留计划的话我们中间也搞了很多活动。大家坐一块聊聊天,探讨一下最近状态怎么样,看什么书,了解一些什么样的新鲜的东西。可以相互探讨一下。还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Q: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计划所提供的扶助条件中哪些对你的影响最大?哪些方面可以调整?
A:提供工作室对我的帮助比较大。需要调整的地方就是我觉得,活动可以再多一些,多一些一起交流碰撞的机会。
Q: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谈一下青年艺术家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A:能有更多的机会曝光自己机会的一个平台。我觉得川美这个平台还是很不错的,他每年毕业季。然后特别是今年我感觉做的特别好。就是这个毕业季不管是从展厅布展。到时间安排到宣传都很到位。像我们这些毕业的青年艺术家呢?我觉得。也是同样需要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平台。当然,如果你要说实质性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多增加一些展览的机会。或者组织艺术家,然后进行交流学习。
上一篇:2018-2019年度艺术家:黄斌
下一篇:2018-2019年度艺术家: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