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驻留记录 > 驻留访谈 > 2013-2014年度:李 强

访问时间:2014.05.23    访问地点: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艺术家工作社

【创作变化】

符:现在作品进展如何?

李:正在抓紧做,还是很花时间,之前也没有想到会这么费事。

 

符:你是怎么想到要用石头来做作品的呢?

李:就是看了一些和政治相关的东西引出来的,我们常常看《新闻联播》,一开始就要报时间,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但似乎这好像不单单是报时这么简单。时间挺神奇的,我小时候会有关于生和死的种种想象,这些常常会给我带来恐慌。

 

符:那选择这样的方式是从政治性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的吗?

李:刚开始是从政治角度出发的,后来就引发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可能政治性的意味就不那么强烈了。石头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时间性的,但它的这种时间性是包含于自然形态中的,而我在石头上面刻的时间是属于社会范畴的,时间对个体而言又是生命的概念。把两种不同的时间形态并置在一起,在自然界这样一个大跨度的时间面前呈现生命的渺小,微不足道。

 

符:那为什么又要用LED灯呢?

李:这个跟生活环境是相关的,LED灯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它是有一个人的含义在里面,相对于石头的冰冷,它是有温度的。

 

符:我挺赞同你说的关于《新闻联播》报时的那种政治含义的,这之中是有一些内涵被我们忽略了。

 

符:在这个之前还有些什么作品呢?

李:之前的就是本科的毕业展了,买了很多的新华字典,把它们砌在砖墙里面。

符:你以后就打算做装置作品,不怎么画画了吗?

李:我本科一二年级的时候还蛮喜欢古典绘画的,只是在现在这个阶段觉得画画不是很顺手了,也不是说以后就不画画了,只是暂时先搁置一下吧。现在做艺术也不会用某一种媒介就一直做下去。

 

符:做石头这件作品也是很考验人的耐心的吧?

李:是的。很多技术问题都是看你有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就比如我刻这些石头,机器的转速,手与机器之间的力道是否恰当这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你和机器就就会达成一种平衡,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符:像你这种有点强迫症倾向的创作过程,有没有想过把它展示出来呢?

李:没有,我觉得还是得看具体作品的表达是否需要。

 

符: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都是从毕业创作开始的。

李:是的,因为到那个时候会有一种力量去着你去思考和做出选择,不论是在职业上还是生活上,思考你以后要不要从事艺术,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创作往哪个方向走之类的问题,创作也就是这样开始的吧。

 

符:我个人觉得你可以尝试将你创作的时间性和过程展示出来。

李:恩,我对从石头上刻下来的东西是有一些的收集,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吧。

 

【生活选择】

符:你考研了没有呢?

李:没有,但我最近也在考虑当中。很多时候,你要做一件事情就必须搭配做一些你不喜欢做的事情。

 

符:那还是会考吧?

李:有可能,但我更愿意把考研当做是一个状态来看,而不会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事,甚至到最后考与不考都不重要了。

 

符:生活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样的呢?

李:就像现在这样吧,有一个基本的生活收入来源

符:你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

李:恩,是吧。我会觉得在做事情的时候有点强迫症,对于细节上的要求比较在意。

符:驻留期间的作品除了字典和石头这两件作品以外还有别的创作吗?

李:毕业后更多的是要独立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会占用一部分计划做作品的时间。当然每个人的能力不同,面对同一问题呈现的结果也不一样,加之我的作品本身花费的时间比较多,所以作品就不是很多。

 

符:一年驻留期结束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李:可能还会待在这边。

符:有没有想过去找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呢?

李:如果可以的话,在不影响我现在做的这些事的基础上去找一些稳而不定的工作来做,如果什么都稳定了就会觉得比较无趣。

 

符:做一个职业艺术家呢?

李:这大概是和人的性格相关的吧,我也不是很喜欢混圈子的人,虽然艺术创作我一直都在做,但混圈子这些事我还是不是很在行,我觉得艺术不是很功利的事情,不一定是为了达成一个很明确的目的而去做的,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发展是最好的。

 

符:你的作品现在有没有被收藏了的呢?

李:没有,之前有人问过一些作品的价格,但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符:以后打算靠着这个生活吗?

李:没有。还是得想别的方法吧。做这些作品,玩笑的说,还没想到怎么挣钱,就已经想到怎么花钱了。

 

符:是什么样的信念会支持你一直在这个上面花钱又不求回报呢?

李:也很难说清楚,做这些作品的时候也没有想太多。同衣食住行相比,在创作上的消费会让我觉得踏实,坦然。

 

符:家里人对你现在状态的看法呢?

李:他们的想法还是比较传统的,希望能够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结婚成家这样的。我还是比较向往西方那种亲子的关系,父母不用一辈子为孩子承担很多。我的生活态度和他们的期望很不同。

【策略问题】

符:有没有比较欣赏的艺术家呢?

李:我之前比较关注一些有政治性的话题和作品,但现在开始考虑不再作品中过多涉及很中国化的一些政治话题和社会问题,而是关注一些有普世价值的东西。

 

符:你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什么感受呢?

李:我觉得他们会在谈论这些,但是我不怎么参与其中。就像看两个人玩游戏,我不直接参与进去,而是以我自己的方式关注他们或者有所回应。

 

符:艺术作品要生效的话还是要面向公众的,你有没有一些关于未来的参加展览的规划呢?

李:这个肯定是有的,但我不是那种可以分心做很多事情的人,可能有这些计划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

 

符:你不打算“营销”自己吗?

李:当然很多成功的艺术家都免不了要营销自己,我也不排除可能在以后也需要营销的可能性。

 

符:有没有想过“抱团”的策略呢?

李:没有,我不是香蕉。

 

符:平时学校里的老师会给你的发展和创作提些建议吗?

李:有的,但是不太多,毕竟大家的创作方向不一样。

 

符:和同龄的艺术家呢?

李:在工作室里还是有讨论的,但也不是很频繁。 

符:那和从事理论的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多吗?

李:不多,虽然理论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敏感对一个创作者来讲更重要。

符:对驻留艺术家项目的感受和建议?

李:我觉得学校提供的这些环境条件还是非常好的。

上一篇:2013-2014年度:古 鹏
下一篇:2013-2014年度:李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