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驻留记录 > 驻留访谈 > 2013-2014年度:刘宇剑

访问时间:2014.05.19    访问地点:四川美院7号楼

【身份定位与转变】

石:能讲一下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绘画,喜欢上画画的吗?怎样一步步走上艺术的道路的?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了下来?

刘:很小就开始画画了,小时候就经常去写生,从初中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考美院。就是对它的喜欢让我一直坚持到现在。

石:目前的生活来源是什么?是否存在生活压力?你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现状怎样?

刘:肯定是有压力的,等这个驻留计划完了之后就回成都,找一份收入,继续画画。目前的生活来源主要是这个项目的资助,还有一部分父母的支持,现在的生活状况就那样吧。

石:驻留期结束后是否会继续创作?选择做职业艺术家还是选择其他相关职业,或是其他的选择?你是怎么考虑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的?

刘:肯定要继续画画,可能还谈不上要做职业艺术家,因为我觉得做职业艺术家要有经济基础,那是我长远的一个目标。我目前可能就是做一些与艺术相关的职业来辅助创作吧。将来想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时间由自己支配,进行创作。

石:你怎样界定一个好艺术家,你认为艺术家应该具备那些品质?

刘:好的艺术家要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艺术本体与创作】

石: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三大类:山水、花鸟和人物,你的作品多以场景构建意识为切入,来表达一种具有现当代“澄怀观道”意味的场景,那你是怎样考虑选景的?能说一说你的《厂》、《谁人知晓》两幅作品中你所观的“道”吗?

刘:当时就是一种感觉吧。之前的场景是我从小生活在工薪阶层的那种氛围中的记忆,和对那种人群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感受中产生的。山水画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一个概括名词,作者一方面表现天地万物,另一方面考虑的是一些“非山水”的东西,我们可以类比的把山水视做场景,这些场景可以通过作者的具象的安排和布置传达出抽象的意思。《厂》中所显现的也许就是借一种符号,一个工人阶级生活的中心轴,画的这么一个场景,而“道”就在每个看到它的人所产生的感受或者回忆当中。另外一幅画《谁人知晓》,画面想表达一种安静的氛围,我其实一直都想通过这些安静的氛围来表达一些场景之外的能打动人的能让人不断联想和玩味的感受,所以画了那么一张都还在睡觉的那么一个早上,有种朦朦的感觉。

石:在你前期的作品中,画面总能给人一种“安静”,使人能静静的关注你所关注的事物,人物出现的很少,也多无面部表情,而且你很喜欢用自行车这个视觉元素,自行车有没有特定的含义?你是怎么考虑的?

刘:我觉得你在这种场景中看到自行车实际上跟看到人是一样的,至少我是这样感觉的。之前我也经常会去一些人少的、很生活化的地方,在那里会去寻找人的踪迹,有自行车的出现,那里肯定会有人。如果你看到一个废旧的自行车停在那里的话,你又会感受到一种没有人的感觉,它就是一种符号。有时我觉得人的出现反而会影响画面的表现,比如你在画面中看到一个人,你会不自觉地想他在做什么,你会产生很多想法,实际上那个人在那里什么也没有做,它会让人产生误读,他也许就是起个点景的作用。

    我画的人物基本上都不带五官,我是想把人那种情绪化的东西都放到场景中。另一方面,题材上的考虑可能还欠缺,技法上也不成熟,以后也许也会画一些具体的人物,但目前是适可而止。把人当做一种符号,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

石:在你的一些作品中,尤其是13年之后的作品,画面中有一种强烈的构成感,这种构成本是西方传过来的东西,你把它用到自己的水墨创作中,你是怎么考虑的?

刘:最先考虑的就是单纯的构成,之前拍过很多照片,发现建筑的构成很冰冷,也很安静,而且这种构成很丰富,它可以是很复杂的,但又很安静,这种矛盾很合适的融入到一起,我就把这种感觉单纯地提炼了出来,就是一种构成的表现,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空间,不再是些具体的东西。中国传统水墨画里没有写生的概念,多是一种感受的抒发,我对这种方式进行提炼来表达现在我视觉看到的东西。

石:能具体讲一下《薄雾 噪音 月光和安静的黎明》这幅作品吗?画面上显示出一种折痕,你是怎么处理的?

刘:这种折痕其实是技法上的一种提炼。我觉得很实在的线会把空间完全分割掉,画面会缺少一种深度和松动的感觉。我之前也有想过要用枯笔来尝试,后来发现它会打破一些东西。直线给人一种安静和冰冷的感觉,但是又缺乏生命力,如果用笔很活的话,这种感觉就会受到影响,后来就想到用这种技法,让线稍微虚一点。当时对材料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通过对宣纸特点的尝试,把画面中的这种线条和色彩做了改进,产生不是本来颜色的颜色,不是本来效果的效果,我觉得它很神奇。

石:你14年创作的《院子》系列,一改之前的“平静”,整幅画面似乎有一种“躁动感”和“破碎感”在里面,色彩也较之前丰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转变?

刘:首先是人就安静不下来了,因为那些时间每一天都生活在这种空间里面,你在一个空间里,每天都是那样,发现单调的空间可能也会产生浮躁的情绪,就像在一个院子里面,我就把这种感觉画了下来,都是切身体会的东西。

石:你14年创作的《幽会》、《晒太阳》、《晚安》等作品具有明显的系列倾向,这与你之前的作品反差也较大,能不能谈谈这个系列的创作?

刘:这个系列是在尝试,我觉得这些画都是画稿,当时就是单纯在尝试,一方面是在尝试材料,每种颜料用在宣纸上的效果都不一样,我也会把几种颜料和在一起用;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些尝试去表现一些东西。

石:谈谈你对笔墨语言的理解?

刘:我对笔墨语言的理解有点局限于材料,我还是很想表现那种笔墨情趣的东西。我觉得笔墨语言是跟画面结合在一起的,是视画面而定的,看你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觉,如果想表达一种安静的感觉,用笔就比较安静。有时从笔墨语言上也表达不了什么东西,它就是一个拐杖,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石:传统水墨画中很讲究留白,其实就是图与底的关系,在你的作品中,你是怎么考虑的?

刘:之前考虑的很生硬,只是计白当黑,后来在对材料有些认识的时候就发现,宣纸的白是一种很漂亮颜色,它也是一种空间。在没有画时,纸就是纸,但图底关系出来之后,白的质感、明度就会有另外一种感受。

石: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是否已经形成一种符号性语言,你又是怎样看待艺术家是否应有自己的符号语言这一问题的?

刘:无意有意当中可能也会有,但我还是不想掉到符号性语言中去。我觉得要是有很大的创造空间的话就不要把自己束缚到一个圈里面,还是要把思路打开。

 

【对话当代艺术】

石:你是怎样看待一件艺术作品当中的当代性的?你对当代性的界定是什么?

刘:这个问题我没怎么考虑过,应该是更注重一些观念的表达吧。活在当下的人,做的是当下的事情。

石:你喜欢的当代艺术家有哪些?在你的创作中有没有受到他的影响?

刘:我没有刻意地去喜欢过哪一个艺术家,关注的也很零散,国内的、国外的艺术家都没有去区分,我把他们放在一起来看。从客观角度来看,对我影响较多的是古人和现在国外的一些艺术家。

石:是否有进入艺术市场的经验或准备?如何看待艺术市场?

刘:我还没有进入过艺术市场,我觉得它是一个挣钱的地方,目前是这样理解的。但我也有打算进入艺术市场,至少要等到作品成熟一些之后。

 

【“艺术之外”】

石:除了画画,你还有其他什么兴趣爱好?你喜欢读些什么书?

刘:摄影、音乐、电影。书读的很杂,小说、杂志、学术方面的书都看,

石:像你这样从学院中走出来的艺术家,你觉得哪方面对你很受用?

刘:应该是川美学校的氛围吧,就是待在学校的这种氛围,没有进入社会前的一种学校氛围。另外一个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这种交流里面学到很多东西,老师会推心置腹的跟你讲一些东西,这些在进入社会后是没人会告诉你的。最受用的是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同专业不同方向和想法的人之间的切磋。

石:你目前的阶段,除了艺术之外,你觉得哪方面的补充和提高对你来说最重要?

刘:阅读。

 

【探讨“生存之道”】

石:有没有与成名艺术家、青年艺术家交流的经历?谈谈你交流过程中的感触?

刘:交流过,跟老师、同学都交流过。比较深刻的是老师曾教导过我要把绘画当成吃饭、睡觉来做,让它变成你生活的一种仪式。跟朋友在一起时,是从另外的方面来讨论绘画,讨论怎么去享受、感知生活,怎么娱乐。我发现那些画画好的都很懂得生活。

石:你是怎么看青年艺术家与批评家或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关系的?

刘:我觉得青年艺术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在作品中,装置也好、影象也好等各种表现形式,批评家就尽量批评,对任何可以产生质疑的问题进行讨论,尽量纯粹些。

石:现在你对自己。作品的发展有没有新的想法或思考?

刘:创作上有很多想法,下一步可能也会继续参加一些活动。

石:对“驻留艺术家”计划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刘: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棒,没有建议

上一篇:2013-2014年度:廖 桦
下一篇:2013-2014年度:娄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