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时间:2015.06.12 访问地点:重庆市沙坪坝三峡广场
Q:你在这一年的创作情况怎样?
A:这一年我没有什么创作,只有那个驻留艺术的网页视觉设计,因为我是设计家,平时接的都是单子,商业性比较重,没有什么很多的学术上的东西。我本来也想和其他艺术家一样,进行实验性的创作,但是我涉及的视觉设计要多一些,所以就把驻留网页的视觉设计作为自己的作品。
Q:嗯,当时你是怎么想到这样一个驻留设计?
A:很简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就是“驻”。从“驻”字开始入手,看它是怎么演变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还有这些帆布包、笔记、本子等一些纪念性的东西。这是一套的东西,能把他扩大。
Q:你除了这些作品,平时还有其他作品吗?
A:那就涉及到商业比较多了。没有很多自己的东西,是按照甲方的要求来做的。
Q:还是有自己的实验性的作品?
A:也不能说是实验性的作品,只是自己打算明年开一家自己的工作室。
Q:你现在的工作室不是自己的吗?
A:现在的工作室是和朋友一起开的,他也是在国外留学的。他是学插画的,这样会碰撞出一些设计上的火花,这样设计就会多样性一些。设计不太好定义他是做成什么样的,商业性的设计不是很自我的东西,而是甲乙双方的东西。在国内市场里,艺术家是处于一个比较劣势的地位。不像在国外,像在日本,设计师是处于一个主导地位的,是可以控制甲方的。比如说会从最开始的一个产品的构思着手,而不像中国市场,在你作品做好之后,只需要给我做一个外包装的设计。日本设计师是可以从一开始就能主导这件作品,甚至主导作品是卖给那类消费者的,制定作品处于高端还是中等的价位等,设计师在整个作品的参与度都很高。
Q:你平时搞设计时灵感多吗?这些灵感来自哪里?
A:其实我觉得“灵感”是一个很空的东西,不能很明确的形容出“灵感”是什么样的东西,其实灵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你看了不同类别的东西后,你自己消化后,或许这个消化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时间长了之后自然而然的会在你的脑海里形成一个东西。当你在做某个设计时你会突然能把之前看过的、学过的或者是听过的东西拿来用到设计中。所以说灵感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
Q:也就是说灵感来源于平时的积累了。那你平时都是怎么积累的?
A:对的,我平时会看很多与我领域无关的书籍,我的兴趣爱好还是很多的,看的东西就比较多,比如说我喜欢天文物理等。
Q:你不会看自己领域的杂志吗?
A:这个当然会看,只是我不会再自己创作的时候去看,因为这样会影响我的创作。在我自己设计的时候,会受到我所看到的设计作品的影响。会在我脑海里产生一个画面,这样会限制自己的创作,就像贝多芬再创作音乐的时候,他是不会听音乐的。我在创作的时候,是会尽量看其他领域的东西的,可以从其他领域吸取灵感。我会看雕塑、绘画等作品,从而将它们变成自己平面设计的语言,而不是从现有的设计语言里吸取他们。当然学习是可以的,只是不要在自己创作时去看这些东西。
Q:你现在是什么学历?
A:嗯,我是在日本留学,日本的多摩美术大学。
Q:你当时为什么选择了那所大学?
A:我当时是在大四的时候想出去留学,当时大家都是想去欧美留学,很少有人会在亚洲留学,自己在本科时期的专业是印刷设计,也算是平面类的。当时接触了很多日本的设计师,看了他们的作品和书籍,感觉日本人的设计更符合中国人,因为大家都是处于亚洲,接受亚洲文化的影响,设计的理念都是相同的。欧美的设计更注重一种视觉文化的冲击力。而亚洲文化更是一种韵味的、内在的哲学的东西,更加注重一种安静感。比如说欧美的设计作品和日本的设计作品放在一起,你第一眼可能会被西方的设计作品吸引到,但是亚洲的设计的作品,你看久了之后越看越耐看,也不会感觉的厌烦。西方的设计作品你多看几眼后可能会有一种腻的感觉。所以当时感觉很有意思,就想去学。觉得日本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国家,他们能吸收国外的文化但是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创造出符合自己的作品。比如日本的语言,就很独特,他们将唐朝传过去的中文改变成日文,相当于是他们连语言都是别的国家的,然后改编成自己国家的语言,所以他们的吸收能力还是很强的。他们的平面设计最早也是从德国传到日本,然后吸收之后又融合本民族的文化创造出自己的作品。中国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特的创作理念出来。
Q:在日本学习的这几年,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你觉得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A:也不算是最大的收获,就是老师给我的一个感受,是我到现在为止都很在意的一个细节。我们在大学时期做作品时,没有怎么注意细节这些东西。做作品都是追求一个大的、宏观的东西,觉得整体上好看就可以了,不会从细节去琢磨作品。到了日本以后,给老师看作品,他不会像中国老师那样,看作品的整体,而是看作品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间距是多少才会好看,段落与段落之间应该怎样安排,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做比较好,你在安排图片布局的时候日本老师还会问你为什么这么安排等一系列细节问题。你在做的时候必须要明确这样做的意义在哪。日本人真的还是很严谨的,做什么都是按照一定的规章。
Q:你回国之后,在日本学的那一套有很好的利用到创作当中吗?
A:在中国还是实施不起来,因为你被甲方所束缚,如果你想赚钱,根本实施不了。我只能尽量去做到细节,但是我所做的细节在甲方眼里根本不被重视的。中国的甲方只看重大气的好看,你把细节做出来,他们有时是看不到的。
Q:你在国外学的那些在中国不能很好的实施到你的创作中,那你有感觉的失落感吗?
A:对,会有这种失落感的,因为自己注重的东西不被重视,回来一年多,感觉重庆的设计市场真的很不好。
Q:你觉得不好的方面有哪些?
A:首先,我觉得重庆市场的设计行业不成熟。其次,重庆甲方的审美还不成熟。没有北上广的甲方审美成熟。北上广的甲方审美素养要稍微高一点。他们看的多,审美素养高了对设计的要求就会高一些。重庆的稍微要稍微落后一点。
Q:难道没有甲方满意的吗?
A:也是有满意的,但是基本上是改了很多次后,才达到他们的要求。最终还是甲方掌握了主导权。
Q: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形,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A:中国的这个设计行业现在还正在一个发展时期,他会渐渐变好的,这是肯定的。在未来的十至二十年里,中国的平面设计行业肯定会变的越来越好的。现在平面设计在中国只有二十年,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行业。职业目标,我觉得长远一些可以说一下我的人生目标。我还是希望能进入AGI。中国目前有十几个人左右进入到这个设计殿堂。
Q:你作为平面设计师也是一位艺术家的,你不能抛开这个艺术家的称号的。
A:哈哈,如果这么说也算艺术家的,你看我在日本时期做的作品还是很艺术的。日本的接受度比较高,你可以去发挥你的才能。
Q:你的家人支持你的创作吗?
A:家人是很支持的,而且都支持这么多年了。
Q:你当时是本着什么想法参加川美的驻留艺术家的项目?
A:这是在我回国之后,有一次和裴昌龙聊天的时候,他是我同班同学。他给我介绍了一下驻留计划的项目,因为当时刚从日本回来,还没有正式的工作,工作还没有进入到正轨,正好是自己的空档期,便参加了这个活动。觉得自己和母校相隔这么多年之后又可以拉近关系。能够回到母校见见老师和同学。
Q:你回到国内后,觉得中国的艺术市场怎么样?
A:我觉得国内艺术市场现在存在很多艺术泡沫,我对这一方面不是很了解,因为我毕竟偏设计一些,艺术市场对纯艺术的人影响大一些。我不太喜欢抱团、混圈子的做法。我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好,在学术上讲,对艺术家的创作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因为一个团体或者是圈子里的艺术家的画风或者是题材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不太愿意接受外面的东西。因为他们觉得和团体理念相违背,这样就会限制艺术家的创作。虽然进入一个团体能得到一些便利和大家的帮助,但还是存在弊端的。艺术市场就更乱了,你们搞艺术批评的更应该去研究一下。
Q:你觉得艺术的价值是什么?
A:我觉得艺术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我不太喜欢过多的去评价一些东西,我觉得好看的我会多看一眼,不好看的我会扫一眼就会离开。当然艺术的作品还是挺好的,因为我也会经常从艺术作品中寻找到灵感。
Q:嗯,那你在驻留期间和那些艺术家交流的怎么样?
A:有交流的,我和陈宇腾、詹佳、周杰等交流的还是挺好的。因为我基本不在大学城,所以交流的也不是很多。都是每次大家聚会的时候才碰面。
Q:你觉得和这些艺术家交流对你的创作影响大吗?
A:也不是说影响很大,但是和这些艺术家一起交流感觉挺好的。
Q:你这样表达,感觉你已经把自己排除在“艺术家”之外了。
A:我觉得只要是有创造力的都是艺术家,发明杯子的人也是艺术家,发明日常生活用品的人也是艺术家,科学家也是艺术家,造汽车的工人也是艺术家,只要是具有创作能力的人我觉得都是艺术家。不能把只有画画的人称成艺术家。
Q:那在这一年的驻留期间,你觉得驻留计划提供的补助条件对你帮助大吗?
A:还是很有利的,因为刚回国,对国内的一些情况是脱节的,还是不太适应中国这样的一个环境,回来以后就通过驻留开始慢慢熟悉中国的艺术环境。能和以前的老师、同学拉近关系,同时自己还会在学校上课。得到很多帮助。
Q:这一年你参加过展览吗?
A:在驻留里只有这个网站设计,但是参加过学校版画系杨勇和山羊举办的一场展览,因为是一场当代版画展览,比较当代,自己参加了数字媒体的版画,比较新潮一些的,当然这个展览还有传统的版画。
Q:你参展是一些什么作品?
A:我是拿了之前做的一些海报作品参加展览。作家性强一些的作品,没有那么商业性。
Q:在这些已有的辅助条件里,你觉得哪些方面需要调整一下?
A:我觉得可以招收更多的其他地方的各个专业的艺术家,因为觉得川美的学生比较多。川美学生太多我觉得不是很好,这就想我前面说的有点圈子的感觉,感受不到外地学生的艺术创作风格。平时大家都在学校,驻留之后还是在学校,这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觉得驻留就应该引进的血液,吸收新的文化。不然太地域性的东西没有很大的意义的。驻留就应该多看看别的地方的东西,吸收人家的知识,或者是吸收国外的一些驻留艺术家。
Q:你觉得在创作时,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
A:那就应该多看书了,这个看书不是看你自己领域的书,而是各个领域的书,比如哲学、地理等。能提高自己修养的,你就应该多去看它。你看好的东西看多了自己的素质就会自然而然的提升了。
Q:你怎么看待“成功学”?换句话说,你的创作是否本着追求“名”与“利”?
A:我们有把他们看得太重,如果你把这些东西看的太重的话,你创作起来会很累。因为你以为的想着成功,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有时是不会成功的,而且压力还会很大。如果你一次创作没有成功的话,对你下一次的创作会有很大的影响,会有一种很大的打击,所以说还是抱着愉快的心情去做吧,抱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
Q:但是抱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的话,你又很难获得甲方的认可。
A:是的,所以说这是很矛盾的。但是关键还是你要清楚自己认定的成功是什么,你给自己的定义的成功是什么,是赚很多钱?还是说自己要很出名?
Q:你给自己定义的成功是什么?
A:肯定是名利双收啊,大家成功都一样的,能有钱肯定是很好的。但是要看你在创作中怎么去平衡这个点。
Q: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做。
A:对,其实做事情还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像你刚刚问我,在日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其实我收获最大的是一种做事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不只是在我们平面设计中用的,更是在我们平时做事情时注意的。方法论是每个人根据不同情况在做事的时候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是逻辑性的东西,你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都是一个逻辑性的过程。比如说你得到一份方案设计,你的第一步应该先怎么做,你应该怎么搜集资料、搜集你的素材、怎么搜集客户的一些要求,第二步你怎么把客户的要求转化成自己设计的一个思路,第三步是搜集和转化好以后,你要怎么去做,第四步又是怎么出来等一系列问题。他是有一套方法的,总结出来以后,不管以后你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步步有据的来做,包括艺术家也是一样的。他们在创作一件新的作品的时候,第一步怎么有灵感、第二步怎么办灵感吸收转化自己的,都是相通的。在日本都是很推崇的。
Q:你觉得是学识多一些重要还是方法论强一些有用?
A:不冲突,这两个条件都应该具备。像艺术家比较感性,感性的时候往往很冲动,往往想到什么就会去做。比如说我们做设计的,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说你们不要冲动,不要想到点子就马上去做。你们需要把你们所有思路规划好了之后再去做,因为有些人想法是很好的,可是做到一半,突然发现有点问题,这就欠考虑了。然后会否定之前全部的东西。其实这样又费工又费时,还得不到好的结果。所以你应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去做,这样出错的机率就会比较小。
Q:在日本的这四年,你是通过哪些实践活动来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呢?
A:其实不是通过某一件事,而是除了学习之外,在日本这四年的生活是很磨练人的。在一个未知的国家,语言又不通,再加上中国人和日本人一直存在这种千丝万缕的历史关系,到了日本之后,就要考虑怎么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在这个国家压力还是很大的,我做过各行各业的兼职。刚开始语言不通,就会做一些清洁类的兼职,慢慢的语言好一些时,就会去发传单、送快递等。
Q:你打这么多工,学费能自理吗?
A:学费还是由家里承担一些的,我打工的钱主要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东京生活消费还是蛮高的。
Q:打这么多工,那你平时的作业是怎么安排的?
A:作业就要在白天挤出时间去完成,因为晚上6点之后到12点基本都是兼职时间了。
Q:你时间安排的这么紧,那你在日本的课外活动多吗?
A:有的,我的课外活动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活动搞得规模还很大。再考进多摩美术大学之前,我和在多摩美术大学留学的一位中国前辈联系并策划了一场活动。当时在日本留学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很散,没有形成我们所说的艺术圈,策划成立了一个日本华人艺术圈。我们先从东京这几所有名的美院开始,邀请在日本的全球的华人加入,组成了一个团体。我们一开始的宗旨是大家能够在一起玩,但是后来很多人都加入了,团体一下子变成几百人。几百人的团体如果只是玩就觉得不是很好了,后面就开始策划偏向学术性的活动了。团体变得很正规了,开始给大家分配职务、任务等。比你们驻留艺术家还要多很多人。
Q:你们都做了哪些活动?
A:我们通过这个组织,在日本办了几个展。在东京举办过展览之后,反响还是很不错的,后来上海视觉传达大学、央美、国美等老师都关注了我们,都想把我们这边的展览带过去。
Q:你们的展览作品涉及哪些类型?为什么取得这么大的反响?
A:这个展览是没有作品类型限制的,大家把自己在日本做的作品送过来,直接参加这个展览。后来回国后,在上海有展出过一次。
Q:是把在日本展出的作品又展出了一遍吗?
A:对的。在中国展出是想让中国人看,在日本展出的时候主要是日本人来观看。
Q:你们的作品是直接从日本运过来的嘛?运费是谁资助的?
A:是那边学校资助的,像上海视觉传达大学里的很多老师都是在日本留学回来的,他们还是存在着这样的情结的。他们会一直关注着后来去日本留学的后辈们的动态。所以看到我们组织了这样的一个团队,他们还是很欣慰的。2012年至2013年我们的团体搞得是比较热火朝天的了。我们的微博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上海的一些杂志也刊登了我们的动态。
上一篇:2014-2015年度:梁旭
下一篇:2014-2015年度:刘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