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驻留记录 > 驻留访谈 > 2014-2015年度:陆云霞

访问时间:2015.08.12    访问地点:虎溪公社艺术家工作室

Q:你的作品好像都是媒材性的,木头比较多?

A:恩,对的。最开始做木头是在本科毕业展的时候开始的。以前本科做的作品都是泥塑啊之类的,要做成别的材质的话中间又要经过翻制之类的程序,中间就有很多你没办法把控的因素。做木头就有一个理由就是我可以从头到尾都在参与,我现在做的所有的作品也都是自己亲自在做,不会叫工人做。还有就是,我觉得木头和我比较亲近。

 

Q:很多艺术家会把媒材当做一种纯物象进行创作,比较理性,你觉得你的作品里面有没有感性色彩?

A:肯定有啊。我和我一些朋友都有交流,大家都是做材料的嘛,有的人真的会在做作品的过程中,做着做着就哭了。

 

Q:你对艺术创作涉及社会现实的问题怎么看呢?

A: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社会现实的问题,也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都在做材料方面的东西,那种比较私密化的比较中立的东西。在我看来,其实那种私密化的作品本身也是一种现实啊,有那么一群人,面对现实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应对现实。并不是你跟社会话题发生了很大的关系或者参与进去才是现实,面对这个社会我们可以不同的态度去回应它,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回应吧。

 

Q:一种沉默的方式当然也是一种现实,但是我们知道社会中有很多未被提及的疼痛和伤害,那像你们这样的方式能不能表现出来这种社会的痛感呢?

A:还是可以的。但对我来说,其实我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进入社会,现在在学校里面代课、做作品,感觉离这个社会很远,能接触的所谓的社会现实也是从网络和电视这样一些渠道中获得,所以对那些痛感什么的并没有那么多切身的体会,就没有那么强的感受,也没有成为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Q:那你有没有想过去主动接近这种现实呢?或者说带有一定的批判色彩去关注社会呢?

A:我以前看过克里希拉穆提的书,我大概记得它上面就说到一个人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的集合体,你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了,你了解了自己其实你就了解了整个人类。其实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要思考生存的一些问题,只是对于另一种的社会性的问题可能参与不多而已。经常被拿来讨论的社会,可能更多的只是一种事件而已,它们不断的发生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们只是事情而不是里面本质的东西,并不涉及到它们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问题。我更倾向于从精神世界的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些问题。我喜欢一个东西的内部力量,那个才是它运转的核心。这可能和雕塑专业相关的吧,不能只局限在表面的东西,一定要有内部力量。

 

Q:有一个特定创作理念吗?

A:我会选择木头这个质材,是因为我觉得它和我生活中的每个状态都会有一个印证,就像一个朋友一样。其实在我的生活中,我会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和关注这些东西,然后在偶然的一刻发现它跟我的某一种状态很契合,点就到了。也不是说,我们做作品就非得一直做,有时候我们并没有去真正的接触和雕刻木头,但是我们一直在感受。

 

Q:有没有比较欣赏的艺术家呢?

A:国外的卡普尔啊,野口勇啊。我喜欢那种作品内在力量很强大的艺术家,那种内在力量不是说视觉冲击力,而是和这个人的气度相关。我的研究生导师(焦兴涛)以前就和我们说:“要做一个持续发亮的小灯泡,不要做一闪而过的礼花。”

 

Q:焦老师对你影响很大吗?平时交流多吗?

A:交流不是很多,但是每次交流都会很到位。他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深的。

 

Q:你跟娄金都是在做媒材,你们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呢?

A: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感受不同,作品就不同。他之前还说我的步调太慢了,似乎他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状态了我还在这个里面在徘徊,但是改变这个事情也不是一下就能变得,是一个过程吧。

 

Q:像你说的,你的创作更像是和你自己生活的一个融合,那这种融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A:研究生时期吧。研究生的时候会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怎么去做,这些很基本的问题。

 

Q:在研究生的时候就一直在做木头的作品吗?

A:也有做宣纸的,是比较有实验性的作品。

 

Q:你习惯别人称你为青年艺术家吗?

A:不习惯。就觉得自己在做自己的作品,怎么会一下就有了这样一种称号了呢。在我看来,职业艺术家是一种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方式、处世态度都有这样一种气质,艺术家是一个很大的名头,我们现在还是小角色,只是在做东西而已。

 

Q:有没有考虑让作品进入市场呢?

A:还没有。

 

Q:你把艺术还是看得很神圣?

A:你说的神圣是把两个东西对立起来,把艺术放在一个终点上,你慢慢走向它。其实应该会是一种融合的状态,就像一杯茶一样,水有茶的清香,茶也融在水里面。

 

Q:驻留期还就要结束了,你对结束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A:还在等结果吧。这个驻留计划还在延续呢。

 

Q:那你是已经将自己定位在一个职业艺术家的发展道路上了吗?

A:很多人在说职业艺术家这个名词的时候很多都是基于一个艺术身份。但对我个人来说我从来没想过要做一个职业艺术家,它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因为从小就学画画,是因为喜欢才学的,到现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如果说把它扔掉对我来说会很别扭。

 

Q:那你是怎样定义职业艺术家的呢?

A:对我来说,职业艺术家不是在于你的曝光率有多高,你的作品有多轰动这些问题,其实创作都是一些很个人的东西,很私密。对我个人来说,创作更像是一种修炼,它无关乎任何人的看法,它不是被外界拿来评判好与坏的,其实也没有所谓的好与坏,只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而已。

 

Q:平时参加的展览多吗?有举办自己的个展吗?

A:不是很多,就是学校的一些展览。自己的作品现在也不是很多,还没有举办过个展,该遇得到的时候就会遇得到的。

 

Q:你现在除了在工作室做东西以外还做一些别的事情吗?

A:在系里面代课。

 

Q:好多驻留艺术家都选择在系里面代课。

A:是的,感觉不能和母体脱节。

 

Q:现在你的作品有没有和一些画廊或者机构有合作或者代理呢?

A:还没有。

 

Q:那作品就一直是自己收藏着?

A:是的。我的作品的体积也不是很大,而且我也是几个月才会出一件作品。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创作,情到浓时自然就出来了。

 

Q:那这些作品是还不能给你带来利益的?

A:还没有,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售之类的。我在做的时候就没有从要把它们卖掉这个角度想过。

 

Q:那你做作品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A:就是想做,可能是一种表达吧。可能有一天,我觉得这种方式不再适合了,我会选择另外一种方式,但内在的东西还是不会改变的,只是一种语言。

 

Q:创作已经成为你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了吧?

A:有的时候状态不是很好,就去沉浸在艺术创作里面,会觉得整个状态都变了,其实也算是一种治愈吧。在那么多年学画画的过程中,但从小到本科其实都只是技术的积累,并不是感情的沉淀。到研究生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的我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个东西,就像为什么我毕业了没有找工作一样,我就是选择了以这样一种方式生活。创作不仅仅是你传达的技术的东西,更多的是和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受相关

 

Q:平时和其他地区的艺术家交流多吗?

A:也有一些,比如成都的,他们是川音的学生,平时关于创作的交流比较多。

 

Q:你们平时的创作会面临材料费用的问题,你要怎么去解决呢?

A: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来支持啊。

 

Q:现在生活的主要来源就是代课的工资吗?家里人支持你这样的生活吗?

A:恩,还有以前的一些奖金什么的,偶尔也帮别人做做业务什么的。经济是已经独立了,但是家里人还是会担心,他们还是希望我能有个比较稳定的工作。我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没有那么的强烈,也不是要求马上就要有房有车,该有的时候就会有的。

 

Q:现在的生活压力大吗?

A:我的状态都是一阵一阵的,有一段时间会比较平静,有一段时间又会有焦虑,毕竟你已经那么大了,不能一直都叫家里人养着或者来资助你,养活自己是最基本的需求了,这时候就会想得比较多。

 

Q: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焦虑的,你会选择什么方式来调整你的心态呢?

A:当我的焦虑已经到了影响我的生活,完全没有办法工作的时候,就去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整理一下。我会经常想到原来跑800米时候的心情,中间的有一段时间你会觉得特别难熬,但只要你熬过去了就好了,并且你也必须熬过去,因为你必须要跑完这个800米,生活大概也就是这样的。

 

Q:熬的过程中收获会更多?

A:对。

 

Q:对驻留艺术家计划的感受和建议呢?

A:挺好的,我们都已经毕业了能给我们这样的条件让我们继续创作就很好,也有很好的平台,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创作。对我来说,和我的刚毕业时那种创作状态契合得刚刚好。还是要谢谢学校能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上一篇:2014-2015年度:娄金
下一篇:2014-2015年度: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