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时间:2015.06.12 访问地点:艺术家工作室
Q:最高学历(本科或研究生)?
A:研究生,将有读博打算。
Q:你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目标?驻留期结束后是否会继续创作?选择做职业艺术家还是选择其他职业?
A:生活理想和职业目标是当大学老师。驻留期后结束后会继续创作,目前在本科院校内当教师但是更多想要当职业艺术家。
Q:对职业艺术家的理解?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A:身为职业艺术家专业一定要好,人身相对自由。
Q:生活环境、心态对创作的影响?家人是否支持艺术创作?
A:川美的氛围给了我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工作方面却给了我许多的压力。家人都十分支持做艺术创作。
Q:你目前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A:本科老师的工资。
Q:在川美驻留期间进行艺术创作的时间占生活的几成?离开学校以后如何进行“再深造”?
A:五成。会去考博。
Q:你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简要概括自己的创作(艺术)态度?
A:有自己的视角去画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对于个人而言更多的是站在女生是视角去看待问题。
Q:创作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充分表达艺术理念?
A:太快的找到一种感觉,被定型反而是一种不顺利。自我的作品表达情感方面还是很充分。
Q: 你创作的时间线索梳理,为何、如何转变?
A:目前想要尝试去转换自己的风格,但是还没有任何的突破口。
Q:你受到了哪些艺术家的影响?有没有艺术区域化的风格影响?(如“川美风格”)
A:罗中立、庞茂琨、冯小刚。校园的整体的风貌、氛围、气息对个人而言都影响比较大。
Q:你如何看待艺术市场?市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影响如何?你如何看待和适应这样的影响?
A:对于艺术市场,由“贬”转“褒”其实是一种艺术市场的看法,艺术市场其实也是相当于一个人作品价值的衡量。对于看市场转画风而言是一种没有必要的行为,关键还是坚持自我。
Q:你认为艺术有没有核心价值?你的作品的核心价值为何?
A:艺术价值是在于情感转移和情感共鸣。
Q:你认为是“艺术养我”还是“我养艺术”?
A:在本科前是我养艺术,现在是艺术养我,当然艺术养我的状态是最好的。
Q:你觉得“抱团”策略是否可行?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计划可否成为一个“团体”?
A:可行,把各个地方的的人们集中在一起相互影响作用。
Q:驻留期间与其他青年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如何?这种交流的作用如何?
A:作用在于相互影响,艺术家之间的聊天之间在于共同学习和相互提出建议。
Q: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计划所提供的扶助条件中哪些对你的影响最大?哪些方面可以调整?
A: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的我,整个驻留计划都影响颇深。最希望可以调整的地方是驻留期可以长一些。
Q: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谈一下青年艺术家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A:平台已经很足够了,更加重要的还是在于个人。
Q:是如何得到驻留艺术家招募信息的?为何会选择离开居住(毕业学校)来到川美进行驻留?
A:研究生导师的朋友圈,贵州的艺术氛围不是很浓厚。
Q:对川美的艺术创作氛围和状态的印象和评价?与之前所在地区别在哪儿?
A:差别挺大,最大的差别在于川美创作氛围当代性浓厚、思想和创作题材新潮、商业气息浓厚和之前在贵州综合大学“保守”、局限眼界,抵触市场相互产生很大的对比。
Q:有没有参与过其它驻留项目和扶助项目?感受如何?
A:没有。
上一篇:2014-2015年度:陆云霞下一篇:2014-2015年度:舒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