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时间:2017.05.22 访问地点:
黑白世界的精神架构
王培永 敖想
摘要:黑白是中国水墨画的最基本元素,王培永用新的绘画方式,把炭笔带来的圈与旋作为他作品的基点,形成即单纯又不单纯的强烈对比。黑与白、深与浅、厚与重的运用,把现实之景加入自己内心的情感而进行褪色,构成其作品永恒聚集的所在。
关键词:积墨,废墟,精神架构
敖想(以下简称“敖”):能说说哪一幅作品是你觉得画得比较费劲的?
王培永(以下简称“王”):在我目前的创作中,有小到20cm×15cm的纸本色粉绘画,也有320x240cm的布面综合绘画,从制作程序和画面控制角度来谈的话,《X年X月X日》是最具挑战性、最有难度的一幅。它有320x240cm的尺寸,反映的是正在建设中的城市轻轨及周边建筑场景,画面涉及到比较多的透视、建筑现场并列的直线、缠绕的脚手架丝网、散落在地面上的各种建材,复杂的造型无一不为画面增添了难度。如何能在类似于建设中的航空母舰一样繁琐的建筑空间现场找寻建筑本身所特有的秩序感,同时又要让整幅画面松动有张力而不拘禁呆板,是很有一定难度的。
敖: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弃彩色而独守黑白,这样的创作技法有什么独特之处?
王:儿时的我经常穿梭于父亲的书房,观看父亲练习书法,在充满幽幽墨香的环境中,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慢慢地喜欢上了书画,经常翻阅书画书籍画册,并开始练习硬笔、软笔书法。后来,我接受了正规的绘画学习,练习素描,辨别色彩,研究油画,自然而然地走上了绘画之路。我的艺术之路就是这样开始的,从小时候的书法而起,中学开始正式学习绘画,如今艺术早已成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绘画表现方式上,我摆脱了富有华丽而明艳色彩的牢笼与禁锢,用简洁而明晰的黑白灰色调来表达内心的诉求与感受,用黑色的炭笔不断重复着在画布上打圈画,用一个个黑色弯曲的线条,一层层地堆积出具有强烈地黑白对比关系及光影效果的图像,画作的形式表达之中颇有中国画创作中“积墨”的韵味。黑白色的强烈对比之中,灰色夹杂其间,不单是简单的色彩过渡,更是突显着一种静寂之感,大片的灰色弥漫于整个画布,我个人认为也是人自己丢失了真实自己的弥漫。创作中独特的材料与创作方式的选取,无形中增添了作品的肌理效果与质感,由此抛开了色彩的作品仍然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震撼。
敖:在2013年,你似乎有转变创作手法的尝试,当时你的内心是怎样的考量的。
王:当时找到用炭笔的绘画方式之后,其实不想再在画之前可以预见它的效果的情况下再继续坚持,那个时候其实还是在两种材料之间反复试验,进行绘画语言的探索。在黑白的背景上加一点淡黄色,包括《夜》系列画面中出现的的黄色和红色也是一种情绪的渲染。
敖:能否谈谈《迹》系列的作品。
王:许多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不愿长时间重复自己,总是试着在实验探索中推进自己的创作。我也不例外,在日常的创作中开始了反自己惯常的图式秩序,反宏大、反静止、反塑造。《迹》系列开始了“圈形笔迹”对于零碎微观、片刻运动、失焦模糊、大片留白的尝试。具体的现实场景被抽空,瞬时的想象情境回荡开来,绘画语言越发的走向自觉与纯净。同时我在试图探索抽象和具象之间的一种可能性,寻求画面表面之下的逻辑性。
敖:为什么总是选择用废弃或者寂寥为主题的场景呈现在画面中?
王:废墟具有自身的历史性、社会性,它是一种视觉符号,是一种关于历史、回忆、更是一种现代世界的架构, 同时废墟所拥有的特质始终吸引着一些社会学家和艺术家的关注。我用独特的媒介语言,使用象征性的手法,从一个“未来过去时”的视角反应当下的自己,来表现历史,提醒我们不要迷失自己。想通过对历史废墟和城市发展的纪录,挖掘和关注精神遗存的历史,用艺术凝视时代。我对自然空间秩序的表现,亦是对自己内心精神秩序的一种寻觅,让那种重量感的空间给观众造成历史知觉,形成一种强有力的震撼。社会调查和记录成了我工作的一部分,经常自己亲身去老厂房、建筑工地等 废弃的基地建筑去考察,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错综复杂的故事,直面历史给我 们留下的时空痕迹。相机取景,速写留貌,文字记录置于废墟,贴身感受此时的气息。再回到工作室用文字和绘画的形式传达内心的情绪和诉求。
敖:这些场景是你想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还是想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象间接反应你对美好的憧憬。
王:画面内容是对我们现在真实生活的写照,是对我们当下生存生活状态的反思和憧憬,两者都有。在创作之前,我会做一些社会调查,并不是简单的把它描绘出来,还会与当地的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拍一些照片作为记录。我们的建筑发生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整个城市的规划中,我们越来越便利,便利的同时我们遗弃了许多,我用我自己的绘画方式和艺术语言表达对当下社会的一些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下一篇:2016-2017年度: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