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驻留记录 > 驻留访谈 > 2016-2017年度:李海华

访问时间:2017.08.15    访问地点:

Q:你艺术创作理念是什么?

A:我的创作主要围绕图像,从图像中体现对社会的看法,带有批判性。

 

Q:  你的创作理念除了社会因素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哪些生活状态、或者喜爱的艺术家?

A:肯定有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受学校老师影响较多。而且媒体这么发达,随时会看各类艺术家对艺术的探索,也会受到间接性的影响。

 

Q: 有特别喜欢的艺术家吗?

A:每个阶段不同。本科的时候一些偏基础性的艺术家,喜欢具象、写实一点的艺术家,像弗洛伊德。后来就喜欢偏抽象或具象和抽象结合的较好的艺术家,比如劳赫。

 

Q:在你的作品《暗殇》、《底色》系列中有很多元素,这些元素有什么选择标准吗?

A:《暗殇》系列是研二时向《底色》系列过渡的一个系列,那个系列主要和自己的年龄的有关,当时关注的东西比较年轻化,是精神气的反映。后来就慢慢关注宏观的东西,《底色》系列就更加关注社会。

 

Q:《暗殇》系列中为什么大量采用了摄像头元素?

A:我每次经过一个角落或某个地方时,都可以看到摄像头,特别是在工作室当中。摄像头监视人的生存活动,虽然本质上它并没有牵引我们,但还是让我感觉它限制了我的生存活动。并且我会把一些女性形象投入进去。

 

Q:这一年的创作过程顺利吗?有没有技法方面或者思想方面的难题?

A:挺顺利的,但没有刚开始探索的欲望,新鲜感减少。刚开始创作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现在有些许程序化。这也可能是正常的,期待下一个阶段的转变。

 

Q:那你在创作中是否有自己特定的技法?

A:偏平涂,但它不是纯粹的一块颜色,它是模仿图像给人的视觉感受。

 

Q:你的作品有充分表达你的创作理念吗?

A:还是有的,但不是每一张都有。一些创作理念的表达不是一张整体表现的,而是延续性的系列作品。但往往前期画的作品会更有针对性,后面是补充的。这也体现了每张作品的关系。

 

Q:你的生活理想是什么?

A:生活节奏比较慢。每天根据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可以安心画画。慢节奏会让自己无论是休息还是工作都能够沉淀下来,不会太浮躁。希望自己的心态一直能够保持的很好。

 

Q:你的家人支持你的艺术创作吗?

A:现阶段还是支持的。现阶段还没有遇到成家立业的问题,但在毕业之后五六年可能就要面对。刚毕业一年没有强烈的压力。

 

Q:你这一年和圈子里的人交流多吗?比如策展人、批评家等。

A:很少接触,一般有人来工作室看画,就相互加微信,后续交流就很少了。一般都是和自己创作的朋友交流比较多。

 

Q:你对职业艺术家有什么看法?

A:肯定是想过的。这是我自己比较向往的职业,职业艺术家可以保持艺术家的状态,生活相对比较自由。

 

Q:你觉得职业艺术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A:具备全方位的专业和社会经验以及和不同人打交道的素质,在专业基础上拓宽自己的眼界。

 

Q:你觉得应该怎样培养这样的素质?

A:有很多方面。可以向前辈学习,和他们相互交流。要多看书。专业方面要多看展览,最好去国外看。另外要和批评家、策展人多交流,将他们所关注的和艺术家本身所关注的结合起来,会看到限制自己创作的某些东西。

 

Q:你对当代艺术有怎样的看法?

A:在读书的时候觉得做的不一样的都是当代艺术。在自己毕业后,尤其是形成自己的创作面貌之后,觉得当代艺术有些玩弄得太厉害了,把艺术尊严性和本身带有的魅力的东西去掉了,更加娱乐化了。我比较喜欢崇高、不可替代的艺术。

 

Q:在你看来当代艺术是不是应该具有一种批判意识?

A:不一定有对社会的批判意识。作品也可以和生活很相近,有些生活的东西会更加触动艺术家和观者的神经,这样的作品会让别人觉得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东西契合的特别好。像做行为艺术和装置的,比如谢德庆、何云昌,还有绘画的一些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触动人心的东西。

 

Q:在你的作品中有体现这些东西吗?

A:我的作品会让人觉得不是特别结合和情感表达结合在一起。它会表现社会,让人怀疑社会的真实性。《底色》系列作品就是使每个人都可以分辨出不同的社会底色,里面带有批判的东西。

 

Q:你怎么看待别人对你作品的赞美和批判?

A: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的行为和举止不可能每个人都懂,每个人的想法是自己的。如果得到很多老师或者批评家的赏识的话肯定是比较幸运的,如果一百个人里面一个都没有的话,那问题肯定出在自己身上,肯定不是那一百人的问题。每个人生活关注的不一样。

 

Q:那你怎么看待市场艺术?

A:艺术和商业关系太紧密了。就会让人感觉价格高的就是好的艺术。大家可能觉得精神欲望太高了,有钱才是正道。价格高的艺术作品曝光度、宣传量就大了,慢慢就会让人觉得不好的也成为好的。市场是双刃剑,会改变艺术家的生活以及很多方面的东西,可能也会让艺术有没落的东西。

 

Q:在市场的影响下,你怎样保持自己的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那有的机构会给你提供机会或者方法,让作品比较有市场,你会做这种妥协吗?

A:如果艺术作品不和市场接轨的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经济时代,这就不叫妥协,叫做合作。如果别人逼着一个艺术家画一个他们觉得喜欢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有可能卖的出去,但作品也就失去了独立性。创作结束后当场会觉得创作的不错,但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一个称职的艺术家做的。这样的艺术家最多合作一次,慢慢就会被淘汰。如果是正常合作就比较正常。

 

Q:驻留期间作品的创作有变化吗?

A:没有什么变化。每次都会尝试,但都形成不了系统的东西,像大杂烩一样。展览上也有一些实验性质的作品。我每一个月都会想变一下,画出来,但还是没有系统性,还在探索中。

 

Q:对驻留艺术家计划的感受和建议?

A: 个人来说,我们这一届的活动有点少,和外界的交流比较少。川美提供补助、工作室,都比较具体、实在。在专业方面还是封闭了一些,和院校、机构交流的比较少,应该多一些活动。

 

上一篇:2016-2017年度:刘冠儒
下一篇:2016-2017年度:李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