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旧处忆潮声”展览
旧处忆潮声 开幕致辞
旧处忆潮声
——第二届化龙桥画家村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文/宋康
从陪都时代开始,重庆成为中国重要的艺术创作基地,通过长达大半个世纪的文艺积累,重庆保持了中国艺术创作重要区位的显赫地位。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许多为重庆艺术发展付出重要努力,并为重庆艺术事业添砖加瓦的重要事件与史实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逐渐成为昔日辉煌,鲜为人知。其中,重庆化龙桥画家村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重庆化龙桥画家村的前身是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有过十分辉煌的岁月。当时,这里聚集着十七位知名的画家,画家村见证了他们的创作生涯与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诞生。李少言、牛文、林军、谭学楷、李焕民、吴凡、宋广训、马振声、朱理存、徐匡、吴强年、达瓦、阿鸽、安琳、付文淑、黄德珍、黄玄之等,这群画家曾经在此处工作、学习、生活、买菜做饭、生儿育女、送孩子入托,甚至也曾在那文革的腥风血雨中互相争斗过。历史的变革令人目不暇接,当嘉华大桥贯通南北,化龙桥画家村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为更好的纪念重庆化龙桥画家村的辉煌历史及其对重庆艺术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从2014年开始佳想安善美术馆将“化龙桥画家村”项目作为弘扬重庆艺术文化及其创造精神的重要年展进行规划。业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具有纪念性、开放性、现代性、周期性的年度性展览。
第二届化龙桥画家村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以推荐的形式,邀请了来自四川美院驻留计划的5位青年艺术家、重庆知山社4位青年艺术家以及2位新媒体青年艺术家和1位雕塑青年艺术家。参展作品涉及油画、水墨、综合材料、雕塑及影像,它们从某种程度上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呼应着几十年前此地(即化龙桥画家村)的前辈艺术家的艺术生涯。
艺术家是社会生活中的流动要素,艺术区是由艺术家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聚居单元,他们组成了社会发展形态中文化力量的动静要素,艺术家的代代相承更多地遵循个人的发展轨迹,而艺术区的兴衰则是更多地依据社会文脉与发展变迁而变化。当年的化龙桥画家村今已不再,新兴的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聚集地虽设于他处,但是不变的仍是对艺术的执着,对生活的体悟。化龙桥画家村的消失只是物理上的,他见证了渝中区、重庆市的一段历史,而在精神层面上的价值则是永久的,它成为了这个城市更加难能可贵的财富。
今天,众多青年艺术家聚集到重庆天地佳想安善美术馆,不仅是将自己近期创作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也同时是聚首化龙桥画家村旧地,感怀故人,拂吻江风,感受那半个世纪以来潮涨潮落,却依旧熟悉的潮声。
2015年7月
于重庆加州花园
上一篇:《裴昌龙版画艺术分享展》